12月21日是农历冬至节气,也是“三九”的第一天,襄阳市中医医院第十届中医养生文化节三九贴敷活动正式开启。
早上不到8点,医院肺病科、肿瘤科·血液病科、产科、针灸科、耳鼻喉科、儿科、康复医学科设置的贴敷点已准备就绪。天气虽然寒冷,但并没有阻挡群众贴敷的热情,闻讯前来贴敷的人群中,有连续多年贴敷的“铁杆贴友”,也有第一次贴敷的新面孔。
在康复医学科,中风后遗症的刘阿姨(化姓)偏侧肢体无力、关节僵硬怕冷、肌肉轻度萎缩,坚持冬病夏治、冬病冬治2年了,贴敷后症状减轻。今年刘阿姨特意早早过来,希望借助贴敷,巩固之前的药效,扶正阳气,疏通经络,持续减轻症状。
“一到冬天,经常感冒、咳喘,严重时喘得睡不成觉,都说中医院贴敷专业,今年过来试试。”王女士(化姓)有多年哮喘病史。以往,天气稍有变化,不是感冒,就是咳嗽、气喘、咳痰,听说襄阳市中医医院穴位贴敷效果好,今年经人推荐,到肺病科尝试第一次冬病冬治贴敷。
28岁的李女士(化姓)在产褥期内,出现肢体肌关节酸楚、疼痛、麻木,医生诊断为产后身痛,得知穴位贴敷可以治疗并缓解症状,特意赶到产科贴敷。
中医认为,冬至是“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”的特殊时节,故有“冬至——阳生”的说法。此时初生的阳气极易受到自然界寒邪的侵袭,因此,在一年中阳气始生的时候施以扶助阳气的疗法,可以更好地达到振奋阳气、疏通经络、调整脏腑功能、驱邪外出的作用。三九贴敷是根据中医“虚则补之”“寒者温之”“内病外治”的理论,在“三九”时段采用具有辛散温通功效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,达到驱散体内阴寒之气、扶助阳气、增强抵抗力、防病治病的效果。
该院医务处主任余志勇介绍,襄阳市中医医院开展冬病夏治、冬病冬治多年,穴位贴敷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。穴位贴敷包括三伏贴敷及三九贴敷,以用药地道、炮制规范、定穴精准等优势,成为鄂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。
为使穴位贴敷更加规范化、标准化,医院编制了穴位贴敷标准化操作手册,在穴位选择、穴位搭配、药物配置等方面统一标准。除穴位贴敷外,冬病冬治还包括膏方、艾灸、督脉灸、火龙罐、中药熏蒸、中药内服和外用等。
三九贴敷虽好,并不是人人都适合,对于发热以及心肺功能不全者、贴敷处皮肤有感染或损伤者、1岁以下儿童及孕妇,均不宜贴敷治疗。贴敷疗程一般以三年为一个疗程,如果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减轻但未能痊愈,可继续治疗一至两年。